“本台报道,井月村深山失踪案已经侦破,搜救队已将失踪者找回……”
我沉默着,关上了电视。
也许我就不应该同意去寻找什么消失的井月村。
因为井月村的失踪者,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1.
我叫林淼,是一名记者。
如果不是我的心理医师,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再回想起这段故事。
它太过诡异与恐怖,使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,成我缠绕我终生的梦魇。我不愿意再回想起那些细节
那是我还没毕业的时候,一个对外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盛夏,一桩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失踪案。
而那个失踪案的主人公,是我。
我和我的兄弟,腿哥,足足消失了三个月。
腿哥名字里其实没有腿字,由于他打游戏特别厉害,又乐意带我们上分,是当之无愧的大腿,于是我们就都喊他腿哥。
我们都是新闻系的学生,那时我们还在一家报社实习,靠着打杂和报道一些阿猫阿狗的家长里短拿着微薄的薪水。
在我们这个行业,人人都想报道个大新闻。
在前两年,F市的一个偏僻山沟里突然有报告挖掘出了古代文物,然而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,这些东西极其古老,据推测至少是一万年之前的产物,然而其精巧的工艺却和其推测的年限极其不符。
而后小镇又挖掘出了更多东西,而其中最让人震惊的,是一个村民在报告了一颗可以产生无限能量的圆球,一个手掌大小的圆球,像是包着水的透明玻璃球一般,但是里面的物质源源不断的散发着能量,就像一个小型的核聚变反应堆,而里面的物质,竟然无法被现代社会的仪器所检验!
这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,网络上各种猜测与谣言纷飞,大家一通激烈的讨论,然而当专家带着专业的挖掘工具前去那个偏僻的山村时,却发现那个山村哪里还有人,早就已经荒废许久了。
而那个拿着能量球的人和能量球,也凭空消失了。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,最后一通“弄虚作假伪造文物”的公告结束了这场闹剧。有人不相信,但是在亲自己去过之后给大家发来了返图,那个小村子确实已经荒废许久了,甚至看起来像是上个世纪的一样破败不堪。
直到很久以后,也没有再找到那个小镇相关的任何信息。
而我跟腿哥刚好放假,来到了F市旅游。
晚上涮火锅的时候,腿哥推了推镜片,向我提起了这件事。
“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件事了,不是被证实了是有人想火,送了假文物上去吗?”我不以为然,夹了一筷子羊肉就往嘴里捅。
“我觉得这件事有蹊跷,”腿哥推了推眼镜:“当时我们和王哥也讨论过吧,你不觉得这件事的热度降得太快了吗?而且那个能量球也凭空消失了,如果是假的为什么要把它带走?”
“我想去看看,我的直觉告诉我,有猛料!你不好奇吗林三水?要是成了这个月奖金说不定都够我们吃一年的了。”腿哥的语气透露出少有的兴奋。
“那……来都来了,要不去看看?”我挠了挠头。
决定了之后,我们当即收拾好,回了旅馆睡觉,准备明天早上五点启程去“事发”村子。
“手机电脑移动充,钥匙钱包手电筒……”我们收拾好行李,顺便从旅店门口的小卖部买了点吃的和可能需要的东西,那个村子偏僻而难走,不通公共交通,我们结过账之后就直接在路边拦了辆车。
“师傅!去井月村,您认识吗?”我伸着头往车里问?
“你们要去井月村啊?新闻上报的那个?”师傅看起来有些犹豫:“不去不去,那地方可不吉利哩。”
在那个还没有打车软件的年代,这个时间,这么偏僻的地方,车可不好打,眼看着出租车要开走,腿哥扒拉着窗户拦下了:“哎师傅别走啊,我们可以加钱,您开个价吧!”
师傅踌躇了一下,似乎被打动了。
“一口价二百!行就走哩!”师傅一拍大腿,开口。
2.
我们付了钱,把行李搬上车,乡村的土路可不好走,坑坑洼洼的,昨晚刚刚下过雨又很泥泞,车子摇摇晃晃的开向乡村。
腿哥不爱跟陌生人说话,路上司机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我聊着天:“这个村子可怪着哩,我记得几年前,这里还是有人住的哩,要不然也不能修出这条土路来,这条路还是那个村子里筹款修的哩!”
“可是新闻上说这村子已经荒废很久了。”我插了句嘴。
“虽然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去打工了,老人和小孩还是会留在村子里的哩,毕竟在城市养孩子多贵哩,可养不起!”司机师傅继续说到:“乖乖,怪就怪在这里哩,前几年这个村子还有人,三年前还经常有邮差进村子送信哩,但是我兄弟一年半之前接过去这个村子的单子,他说那个村子可吓人了,看起来可不止像荒废了一年的样子哩!”
师傅继续给我们讲着这附近的传言,并且断定我们这趟旅行肯定会一无所获,热情地推荐我们出来之后可以去当地的美食街逛逛。
“还挺热心的,就是口音有点重我不太听得懂。”我悄悄给腿哥打字。
腿哥看了我一眼,特冷淡的在手机上回复了一个“哦”。
正看着手机,突然一个急刹车差点给我磕车座子里。
“哎!小伙子们!这地方不能走了,你们在这下车吧!”师傅突然说到。
“怎么了师傅?”我扒着头往前看,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。
“前面再走三公里就到哩。”
我看了看手机,这个地方还有信号,我们把东西搬下车,跟司机师傅约好今天晚上七点来这块大石头旁边接我们。
“好哩!晚上要300!”师傅开口。
“……”
跟师傅约好之后,腿哥背起了最重的那袋行李,他看着前方:“走吧,我们去挖大新闻。”
3.
三公里的路程,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断,我们走了二十分钟还没看到村庄,能看到的只有大片大片望不到边际的各种杂草。
“你不觉得奇怪吗?”腿哥突然开口。
“什么?”我一脸懵逼的回头。
腿哥推了推眼镜,开口:“这附近地势平坦,只有杂草,山离着这还远,哪来的石头?而且是那么大一块,刚好堵在路上的石头,怎么会这么巧?”
我努力的想了想,看着腿哥的眼睛,表情认真:“可能是风吹的吧。”
腿哥:“……”
好巧不巧的,还真刮起了一阵风,借着那阵风,我看见了不远处好像有炊烟。
“腿哥,那边好像有人!”我指着那股烟说到。
腿哥皱了皱眉:“我怎么什么都没看见。”
可能是你眼神不好。我在心里泛着嘀咕,我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看到了烟,但还是拽着腿哥加速前进。
不过一刻钟的时间,我们就看见了一块石碑,石碑上写着“井月村”三个大字。
“我们到了!”我喊道。
走进村子,这里的景象看起来极其荒凉,农田早已消失不见,大片大片的杂草铺满了整个村庄,几乎把房屋掩埋了。这些房屋看起来都极其破败,用烂木头和烂草搭建,年久失修,村子里的河流静静的流淌着,静谧而荒凉的气息诡异的蔓延着。
我感觉有些说不出的怪异一直伴随着我,但是又想不起来为什么,直到听见河流轻微的流水声,才突然发觉,这里过于安静了。我们一路过来,在盛夏的时节,甚至没有一声蝉鸣,一声鸟叫,也未见过任何昆虫和山里的野动物。
我有些背后发凉:“我觉得这里跟报道说的一样,早就没人住了,要不然我们回去吧,给师傅打个电话让他提前过来接……”我的话说到一半顿住了,因为我看了一眼手机,上面显示的是“无服务”,明明刚下车的时候还是满格的信号呢,这才三公里的路就“无服务”了?
腿哥看到我的动作,也看了一眼手机,他思索片刻,说到:“我的手机也没信号了。不过来都来了,不如看看再走。”
说着,他试着推了推路边房屋的门,门没锁,里面看起来灰暗又潮湿,充斥着一股灰尘和发霉的味道,但是意外的没有结蜘蛛网。
腿哥掏出手电筒,我跟在他的身后,顺着手电筒的光亮打量屋子。屋里极其简陋,只有一些看起来已经放了不知道多久的木质家具,有些已经被腐蚀烂了,有些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灰尘,散发着霉味。屋子看起来透风又透雨,墙角甚至还长着不少蘑菇。
“这里看起来好久没有人住过了。”腿哥有些不甘心,他收起手电筒:“我们在去转转其他地方。”
我们又转了几个房子,跟这个房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情况,我们在周边转了转,除了已经荒废的农田,根本找不到其他东西,我有些失望:“感觉白来一趟了,这可是五百块钱呢,都够我花半个月的了。这里跟后续辟谣的报道一样,就是一处荒废的村庄,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出土文物,更不可能有什么未来科技!”
腿哥耸了耸肩,看起来也放弃了继续搜寻他的“大新闻”。
我打开手机,还是没有信号:“看来我们得走回去联络出租车了。”
腿哥点了点头,我们正打算往回走,却突然听到一声叫喊。
“喂!你们在干什么!”